株洲日報記者 陳洲平 通訊員/劉飄飄
東首村村民忙着將採摘的羅漢果裝箱。 劉飄飄 攝
眼下正是羅漢果採摘時節,11月21日,記者走進茶陵縣秩堂鎮羅漢果種植基地,只見果園裏黃綠色的羅漢果掛滿棚架,村民們趁着好天氣採摘羅漢果。
在東首村東坑庫區移民種養合作社羅漢果種植基地,種植大户肖茶仔與村民們忙着採果,準備打包發往長沙。“今年我種植羅漢果200畝,效益很好,總收入90萬元,明年準備擴種100畝。”肖茶仔説,村裏像他一樣的東坑庫區移民有300多人,三分之一的移民參與羅漢果種植或在基地務工。
東首村是東坑庫區移民重點村。2016年,為解決庫區移民就業問題,茶陵縣庫區移民事務中心在該村考察調研後,決定成立合作社發展羅漢果種植產業,於當年組織試種了75畝羅漢果並獲得豐收。今年,移民事務中心加大羅漢果產業種植幫扶力度,鼓勵移民新增種植面積600畝,投入產業幫扶資金83萬元。現在,種植規模擴大到1000畝,並與湖南華城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簽訂了包銷協議。
東首村黨總支書記龍風雪介紹,今年東坑庫區移民合作社種植羅漢果1000餘畝,總產值達420萬元,為移民人口增加就業100餘人,人均收入1.5萬元。
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,查看全部